现下的光景,容易让人想起17年前,SARS曾经为经济带来过一次阶段性压力。
但随后国内的企业开始了一波井喷式的发展,非典的持续发酵,让人们开始转向线上交易,彼时的阿里巴巴由此获得爆发性增长,2003年5月10日,阿里上线了一款C2C电商交易平台,就是淘宝。
借着线上的风口,淘宝的交易量迅速攀升,当年第三个季度,企业爆发加上政策调控得当,国内生产总值得以回升。
我们也必须看到,今天和17年前相比,有相似的压力,也有很多不同之处。
首先从业务增补角度,线上发展早已经过了萌新时期,增加线上业务变得更容易;
此外,很多企业的反应速度更快,直播和在线办公几乎是一夜之间普及开来,某远程办公企业开年至今股价已经暴涨60%;
互联网的发展让不少电商企业教育市场的成本更低,成果可能是17年前的数倍。
可以说,今天企业面对疫情后的未来,想快速追回过去的进度条是有很大机会的。从金融科技角度,我们希望能给疫情后的企业发展提供一些良性建议:
首先,企业应做好准备,争取时间。
(1)企业发展需要长期的稳定、安全。相比SARS中淘宝的崛起,当年基础金融架构比较薄弱的平台可以说直接错过了一次重大机遇。因为疫情,大部分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退回到差不多的新起跑线,经过一轮修修补补,能hold住后面长跑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赢面。稳定性、扩展性、延展性好的基础架构平台,在这其中扮演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。
(2)应该避免在合规等问题上浪费时间。即使是在疫情之前,不少电商平台都在合规问题上踩过坑。
第二,发展线上业务,不是疫情中的紧急预案,而是未来常态。
我们看到,银行目前已经陆续鼓励用户去线上办理业务,线上电商在疫情期间的发展成果极好。其实,线上业务发展是一种大趋势,它有明显不同于线下业务的优势。
单从消费领域看,2019年的直播带货潮,瞬间交易量是非常可观的。未来视频号等依托大平台的线上工具发展,会给更多行业带来新的利好。企业尤其是刚刚增补线上的企业,在疫情后应该更加重视线上发展,在类似疫情这样的突发事件发生时,能够与线下业务有效互补,对冲风险。 联系我时,请说是在88同城分类信息网看到的,谢谢!